山东蓼儿洼湖畔的石碣村,这里属于东平县管辖,与郓城县、梁山县同属于济州府。
方圆八百里水泊又以梁山闻名,故名梁山泊,后世又叫东平湖,安山湖,巨野泽、大野泽等等,不同的年代,不同的名称,指的却都是同一带水域。
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。
蓼儿洼四周的村庄镇店,祖辈世代的乡民,大都是以打鱼为生。官府则根据人口的多少等等,征取相应的苛捐杂税。
石碣村有几十户人家,十有八九都是平民,住的都是草房。四外都是水和芦苇荡,村子好像建在水上一般。
靠近东头的一家,宽敞的农家小院,坐落着几间草房,家中一共四口人,其中男丁三口,是为三兄弟,与其老母亲相依为命。
三兄弟长得都是虎背熊腰,从小练就一身的好武艺。但是由于家里穷,户口本往上翻几代都是渔农,因此三兄弟有两个现在没讨到媳妇儿。
老大阮小二,今年三十有六。老二阮小五三十二岁,阮小七今年也快30了,仍然没脱单。这在这样的小渔村,绝对是大龄剩男了。
不过年前有人保媒,是太平镇陈家的姑娘。
自此,母亲和兄弟三人起早贪黑,是在为阮小七张罗婚事,准备彩礼,打算年底就把阮小七的婚事办了,也了却老人的心愿。
林冲经人指点来到了阮家门前。
现在的林冲仍然是粘着大胡子,满脸的灰土泥垢,头上戴一个破斗笠,看不出本来的面目。
因为这里离郓城县不过200里地,他在郓城县已经暴露了,现在当然还得乔装改扮,否则让官府的人认出来,他倒是不怕,是给阮氏三雄添麻烦。
“有人吗?二郎在吗?”林冲仍然用苍老的声音。
林冲喊了两声,从院里的茅草屋里走出了一条大汉。
大汉长得魁梧,身高八尺左右,头上系着破布,满脸的络腮胡子,穿着个麻布背心儿,露着浑身的腱子肉,胸前还长着护胆毛。
此人一看,门口站着一个陌生人,一个江湖老客,牵着一匹战马,马上挂着他的刀枪和行李被褥等应用之物,风尘仆仆的。
“谁呀?你找谁?”
“这是阮小二的家吗?”
“我就是阮小二,你是?”阮小二打量林冲。
林冲一看这位就是立地太岁阮小二?相貌果然不俗。
“在下是从关中来的,”林冲说着从身上拿出来晁盖和吴用的联名书信递了上去。
阮氏三兄弟学问虽然不高,但还认得几个字,这当然都是早些时候吴用教他们的,他家哪有钱上学。